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利米哀歌第四章

 

Ⅳ 第四首哀歌(四122

{\Section:TopicID=308}A 追憶往事(四112

  作者在哀痛憶往的情緒中,將往昔快樂的光景和如今被仇敵羞辱的陰森情形作一對比。黃金聖潔的石頭(和合:聖所的石頭;1節)在此用以形容猶大的眾民。以色列自認她是由純金和寶石所作成的,而其他國家則被貶為卑劣的金屬。但可悲的是國家的命運逆轉,這高傲的自我評估亦突然改變。黃金已失去了它的光澤,而聖潔的石頭亦全被棄置在街頭的污泥和殘垣中。這裡兩重的修辭,鮮明地描述聖殿被劫掠和耶路撒冷絕望的抵禦者被殺,讓人想起列王紀下二十五9、耶利米書五十二1223以及耶利米哀歌二19所記載的事件。那些自認是精金的人,卻在仇敵眼中降卑為低劣的金屬,的確在心理和屬靈的層面上都是慘痛的經歷,但亦是他們所當得的。

  瓦缾(2節)是用以貯存各樣物品的陶製酒瓶,許多這種容器已在巴勒斯坦和其他地方出土。90 3節重溫公元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被圍時的恐怖景象。在敵軍進攻的最後階段,饑荒的情形非常嚴重(哀二19),對孩童的影響尤其重大。當時這些孩童受到的對待,遠不及在自然界中野狗的子女或是鴕鳥的雛鳥所享有的,後者傳統上被認為對子女的需要甚為冷酷(參:伯三十九1317)。由於食物短缺,哺乳的母親們無法滿足她們飢餓的嬰孩。孩童乞求食物卻一無所得的悲慘景象,似乎深深地蝕刻在作者的心上,他必然親眼目睹了這裡和前兩首哀歌中所描述的事件。

  這就是國家命運逆轉後的情形,那些以食用山珍海味、穿戴華麗衣飾為財富標誌的人(5節),全被驚嚇得目瞪口呆,對臨到他們所愛之城的浩劫不寒而慄。在古時的東方社會,錦衣玉食的人伏在灰中哀悼,通常是因為國破家亡。結果,綜觀古時近東歷史,人們對於敵軍來犯且導致滅亡和被擄的命運,都存有明顯的恐懼,甚至在太平盛世都呈現一種情緒上的不安全感。然而在猶大的例子中,如果她妄為的百姓聽從公元前七、八世紀先知們的警告,本可避免國家滅亡。對於剛臨到他們的毀滅性災禍,這荒廢王國的百姓只能責怪自己。猶大沒有引導其他國家走向神真理的道路,它頑梗的百姓反倒可恥地被異教國所擄獲,而神便使用這些國家作審判猶大的工具。

  雖然所多瑪在猶大人當中以其邪惡而聞名(6節),但該罪惡之城在短時間內便被摧毀,所以並未遭受長期的痛苦。耶路撒冷卻因為更嚴重的惡行──拒絕神的憐憫,必須承受恰如其罪、更重的懲罰。然而,這樣的認知帶著詩人極度的悲愴,而這就是作者痛心疾首的原因。假設「罪有程度之分」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就算人覺得某些罪微不足道,但神卻恨惡所有的罪。然而,就像律法中的刑法所明示,過失的確有程度之分(參:摩三2;太五21及下;路十二4748,等等),但猶大在此方面卻一直遲緩著不願承擔責任。再者,雖然仇敵於公元前五八七年將耶路撒冷毀壞得極其透徹,但並無跡象顯示敵人加害猶大過於那時期一般的情形。無論如何,耶路撒冷被降卑所帶來的痛苦和艱辛,其實大多可以避免,只要他們聽從耶利米的建議,向敵人正式投降即可。然而他們在此又重蹈覆轍,那任性和頑梗的靈不僅不斷拒絕神的憐憫,此時又因堅持耶路撒冷應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而自找苦吃,罪有應得。

  RSV 6節結尾作無人加手於她。動詞 h]a{lu^ 的字根不確定,可能該字衍生自 h]u^l,意即「旋轉」、「受苦翻滾」,或「發抖」。所以像「所多瑪城中的手還沒有發抖」這樣的譯文,指的便是所多瑪的傾覆突如其來,城中的居民還來不及驚慌(參 NEB無人絞扭自己的手)。當時類似這樣城市傾覆的例子,似乎都是如此之情勢。如果動詞是由字根 h]a{la{h 衍生,意即「患病」、「軟弱」,則可能意指所多瑪居民對其社會驕矜自喜,故而未察覺到即將來臨的毀滅。正確的譯文暫時無法確定,除非對動詞的字根所知更多。

  耶路撒冷傾覆前的可怕情形,同樣地影響到貴冑和百姓。7節以優美的文學誇張法來描述前者的景況,亦間接比較了這兩個階層的生活情形。AV 依照馬索拉經文,將 RV 貴冑拿撒勒人,但該詞似乎意指因社會地位而顯眼的人。王室貴冑不再和別人有所區別,因為他們和其餘被圍困的城中百姓一樣,成為饑荒的受害人。馬索拉經文的 p#ni^ni^m AV RV 紅寶石,可能譯為珊瑚較佳。gizra{t[a{m 一字的意義並不明確(AV RV他們的光澤)。該字顯然與動詞 ga{zar 有關,意即「切割」,指的是身體的「樣式」或形狀,就像 RSV 他們形態之美(和合:「他們的身體」)。前後文似乎在傳達一種關於「外表」的概念。馬索拉經文的 sappi^r 就是為人熟知的東方次級寶石──琉璃。

  貴冑在街上無人認識,因為饑荒已使所有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形容枯槁(8節)。這裡的骨瘦如柴、營養不良和脫水等描述,顯明了這是目睹者親眼之所見。這些憔悴的臉和枯乾的唇寧可速死於刀劍之下,都不願再忍受他們自己招致的饑荒和瘟疫之痛苦。百姓亟需食物(參:申二十八53及下),以至於往昔慈愛和供應的母親,現在竟煮食自己的孩子(10節;參二20;耶十九9)。這令人膽寒的行為所帶來的驚恐,永難磨滅地蝕刻在作者的意識中,且無疑地在他餘生都縈繞不去。神傾倒祂的忿怒,正是針對以色列持續蓄意拒絕西乃之約,實現早已預言的懲罰。神使猶大荒廢的程度,足可和祂對順命和聖潔的國家之恩慈廣大相比擬。這民不肯到神面前來得生命(參:約五40),所以死亡必臨到他們。他們並未信靠耶和華他們的磐石,反倒一廂情願地相信耶路撒冷堅不可摧。雖然錫安山難以攀登,若要進攻耶路撒冷必然極為困難且耗資甚鉅,但耶路撒冷自耶布斯人在該地定居以來,已被攻克過兩次,此一事實必然不會讓異教國家的君王認為它完全堅不可摧(12節)。

  作者似乎在此想表達的是耶路撒冷百姓虛妄的信心,這些百姓想像仇敵和他們一樣,認為該城固若金湯,所以和從前的耶布斯人犯了一樣的錯誤(撒下五68)。就算該城的確牢不可破,但猶大的異教仇敵是神的工具,用以懲罰祂悖逆、拜偶像的子民,當然任何天然的屏障都無法攔阻他們的進攻。

 

90 A. R. Millard, NBD, pp. 101.

B 罪及其後果(四1320

  作者在分析猶大瓦解的原因時,並非只在尋找替罪羔羊。與首都陷落有關的經歷和神的子民被俘,都指出這些並非偶然。這問題的答案本質上必然是超自然的,涉及人類精神層面最深的驅動力量。先知和祭司13節)應在國內宣揚西乃之約的最高標準,但事實上卻要為被擄之前充斥全國的罪孽而負責。作者提到流義人的血(參:耶二十六2033)來表明當時道德之敗壞。但如今情勢已然扭轉,這些邪惡的祭司和先知的本來面目已被認出,而憤怒的百姓對待他們的方式,和他們引發浩劫的角色相較,正恰如其分。他們領導的權柄被褫奪,現今更被人當作痲瘋病人一樣憎惡。作者以痲瘋病人來形容這些祭司和先知,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甚為恰當,因為聖經中有時以痲瘋病來表示罪和死的破壞力。15節提及人們以傳統對待痲瘋病人的方式來處置神的假僕人,且不客氣地把他們趕出城去(利十三4546)。雖然他們試著寄居他處,但均被當地居民阻止。這些居民無疑地對他們抱持著迷信的恐懼,生怕他們同樣會將災禍帶到當地。讀者在此應該注意耶利米針對這些罪人所說的信息(參:耶六13,八10,二十三1114)。

  神已經直接插手將這些邪惡的領袖驅散至列國。神發怒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不敬虔的人曾積極反對忠於西乃之約的祭司之見證。雖然百姓期待埃及人會給予實際的幫助──迅速前來救援(參:耶三十七7),但是耶利米早就知道,猶大逃不掉毀於迦勒底人之手的命運。如今被擄已成事實,百姓終於了解,他們期待外援的想法是毫無根據的。這裡提到他們的腳步被尾隨(18節;和合:仇敵追趕我們的腳步像打獵的),顯然是指巴比倫人對那些被准許在基大利管理之下留在故土的人,實施嚴格的監控。巴比倫人決心要防範猶大發生動亂,因此,在基大利的管轄引發異議,又造成他自己遇刺後,猶大地的人於公元前五八一年再次被迫遷移。如果哀歌是在公元前五八七年之後不久寫成的話,那麼作者可能早已感受到在猶大的共同生活即將告終。

  作者在19節優雅的文學誇張法中(參:撒下一23),生動描繪出巴比倫無情地追趕難民。為了防止留在南國的餘民和埃及人有進一步的政治接觸,巴比倫人顯然在猶大南方的沙漠地區設下埋伏。20節的受膏者指的是西底家王,他於逃亡時在耶利哥的平原被擒,又在被帶往見尼布甲尼撒之後,雙目被剜且被下在監裡(耶五十二711)。西底家是個軟弱且詭詐的人,他容許當時宗教腐敗和道德淪喪,而且除了遇到嚴重危機之外(耶二十一17,三十七1721,三十八1428),通常都對耶利米的勸告置之不理(三十七2)。在以西結書二十一25和列王紀下二十四19中,對他的行為均有嚴厲的指責。雖然他的本性怯懦且心懷二意,但他仍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此處所認可的,便是這個身分,而非他實際的領導表現。

C 預言以東遭報(四2122

  歡喜快樂21節)的命令是一個相當諷刺的說法,指的是以東人從世仇被迦勒底人征服所得到的快樂,不過曇花一現而已。以東人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與猶大苦苦作對,而眾先知亦因她這種敵對的態度,而宣佈了神要加諸她的審判(摩九12;俄1016;耶四十九722;結二十五1214,三十五15)。以東顯然並未加入猶大和埃及對抗巴比倫的聯盟。在耶路撒冷於公元前五八七年陷落之後,尼布甲尼撒將猶大鄉村的地區分配給以東人,以獎勵其中立的態度,並且表揚以東人在戰爭末期所給予迦勒底軍隊的主動協助(參:結二十五1214;俄1114)。七十士譯本此處和耶利米書二十五20一樣,略去了烏斯。究竟這裡所指的區域,是否就是被認為是約伯家鄉的地方,則不得而知。然而,既然烏斯似乎一直遭受阿拉伯的示巴人以及米所波大米的迦勒底人之侵略(伯一1517),它似乎應位於以東附近。當先知應許的報復和毀滅臨到以東時,她短暫的升高必將歸於無有。以色列人將免於未來的審判;但以東卻仍要飲下神忿怒的杯。當後者終於發生時,以色列人可以將其視為他們開始重蒙神的眷愛。──《丁道爾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