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

 

D 論亞捫(四十九16

  就像摩押人一樣,亞捫人也被認為是從亂倫的關係所出(創十九38),但雖然如此,以色列人仍被命令要待之以禮(申二19)。以色列人初進迦南地時,亞捫南接摩押和流便支派,西北與迦得支派為鄰。1節馬索拉經文作 malka{m他們的王),但其子音應該發音為米勒公,就像列王紀上十一5一樣。瑪勒堪(米勒公)是亞捫人所拜的神祇,又名摩洛(MolechLXXMoloch)。在此神諭中,先知以亞捫的神祇來形容亞捫人,並責備他們因貪婪而佔據迦得支派的地業,此事顯然發生於迦得支派和其他約但河流域部族,被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擄走之時(王下十五29)。亞捫人以為地業的擁有人再也不會將地要回,但他們卻忽略了1節所說的,被擄之民的後裔總有一天會歸來取回地業。拉巴是亞捫的首都,位於希實本東北十四哩的雅博河岸。此城市現即約旦王國首都安曼,這是整個近東地區持續有人居住歷史最悠久的地方。此處提到「艾」地的毀滅(3節),有點令人困惑,因為亞捫的城鎮中沒有以此為名的。艾若是希伯來文的專有名詞,則必有其冠詞(ha{`ay,「那」亂堆,「那」荒場),但馬索拉經文在此並無冠詞,所以「艾」應該不是指某一城邑。既然希實本將成為「亂堆」(希伯來文 tel),那麼把「艾」解為「荒場」應頗為適切。因此,該字便可唸成 `i^(荒場),而全句就變成「希實本,你要哀號,因為它變成荒場」。本節另一個有趣的引喻是籬笆AVRSV)或柵欄RV)。被七十士譯本刪去的希伯來文 bagg#d[ero^t[,是田園間的常用語,很可能係誤抄自 big#d[u^d[o^t帶著劃傷),NEB 的譯文即如後者。此譯文必須略加修改馬索拉經文的子音,而與上下文較為連貫。馬索拉經文和大多數的英譯本在4節均作「因有山谷……誇張」,這是有點奇怪的譯法。如果 `e{meq 在此依四十七5較佳的方式而譯,則這節經文便作「你們為何誇耀能力,你們漸漸減弱的能力?」亞捫人崇尚只能收敗壞的物質主義(參:加六8)。基督明確地責備為財寶而積儹財寶的做法(太六1920)。當神的懲罰臨到亞捫時,所有的人都必倉皇奔逃,無暇他顧,更遑論收聚散離落後的人了。但這審判不會將亞捫人毀滅殆盡,因為神必使被擄的亞捫人歸回。根據在埃及和約但河流域的考古發現,多比雅(Tobiad)家族一直延續至公元前二世紀。公元前一世紀,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曾和亞捫人爭戰(旁經《馬喀比書》上卷五6)。

E 論以東(四十九722

  以東位於約但河流域,其百姓是以掃的後裔,該地從前叫西珥地(創三十二3;民二十四18)。以東地從撒烈河谷向阿卡巴灣(Gulf of Aqabah)延伸約一百哩,其中包括以東的曠野。雖然以東並非全地肥沃,但一般而言是適合耕種的好地方(民二十1719)。王道(民二十1418)行經以東東部高地。接續列祖時期部落族長的以東諸王(創三十六15194043),對以色列均甚為敵對(民二十1421;士十一1718),雖然如此,希伯來人卻被禁止苛待以東人(申二十三78)。這裡的預言就像針對摩押的預言一樣,在詩句當中穿插著散文的體裁。它表達了被擄時期之前眾先知一致的情感,尤其近似於俄巴底亞的責難。本段的主題是神對這以色列的世仇絕不容情,因為神的審判必然是徹底的終結。

  713. 以掃的孫子提幔(創三十六11)以自己的名字為居住在以東北部的部族命名,並以同名稱呼該部族之地。提幔亦被用作以東全地的同義字(哈三3),該地的居民古時以其智慧聞名於世。底但人住在阿拉伯西北部(參耶二十五23),在商業上舉足輕重,他們被警告要尋找隱密之處好躲避神的審判。9節到10a節和俄巴底亞書56節的經文類同。9節可整句譯為疑問語氣,或可譯成摘葡萄的若來到你這裡,絕不會剩下些葡萄;盜賊若夜間而來,一定偷竊直到夠了為止。神必使以東完全荒蕪,祂要將以東人從隱密的藏身處趕出。馬索拉經文在10節末,簡短地引述了以東鄰邦的話,但這話似乎並未清楚保存下來。希伯來文的 w#~e^nennu^他歸於無有),七十士譯本的手抄本之一和辛馬庫(Symmachus)希臘文譯本作 w#~e{n ~o^mer(沒有人說),此處看來以後者較合乎前後文。代表神忿怒(參二十五2829)的12節),在此特別針對以東,因為她背道且拜偶像,必遭懲罰,以色列也曾因同樣的罪行而被神懲處。波斯拉是以東的要邑(參四十八24)。

  1416. 這一段和俄巴底亞書14節類似。有關以東式微的預言,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初步實現,當時以東被拿巴提一帶的阿拉伯人驅散。流亡至猶大地的以東人後來臣服於馬加比(旁經:馬喀比書上五65),並被赫加納(John Hyrcanus)併入猶太人之中。以東人素以軍事力量強大著稱,但他們自恃本事的心態,在緊要關頭必導致其敗亡。岩石16節;和合:山穴)很可能是指烏耳比亞拉(Umm el-Biyara),在該處可眺望以東首都彼得拉(Petra)。

  1722. 第17節和十九8的用辭頗為近似,記載著過路者的驚駭反應。五十40有關巴比倫毀滅的情景,在18節則用以描寫以東。約但河邊的叢林(參十二5)指的是約但河谷三個區域之一的左珥(Zor),也是被擄時期前,亞洲獅和其他野獸時常出沒之地。神在此被比作兇殘的野獸,正離開叢林中的穴,要捕食附近草場的羊。同樣,仇敵亦將以此方式來驅散並消滅以東人,屆時以東人的哀號必遠達紅海。馬索拉經文在此作 yam su^p{,「蘆葦海」(參:出十三18,等等),該處是一滿佈蒲草的沼澤,位於苦湖(Bitter Lakes)和埃及邊境要站紫魯(Zilu)之間的沼澤地帶。這個區域曾被公元前十三世紀的埃及文獻提及,且在蘇彝士運河開鑿時全被變為旱地。

F 論大馬色(四十九2327

  先知在此預言神對北方的審判,他特別提到亞蘭的首都大馬色,以及亞蘭兩個較小的城邦哈馬和亞珥拔。後二者在公元前七三八年之前即落入亞述人手中(參賽十9,三十六19,三十七13),而大馬色則於公元前七三一年陷落(王下十六9)。哈馬在公元前七二○年起而反叛撒珥根二世,但亞述不費吹灰之力即予平息。根據列王紀下二十四2的記載,亞蘭軍在公元前六○○至五九七年間,協助巴比倫征服猶大,但除此之外,我們對公元前七世紀的亞蘭所知有限。哈馬位於歐倫提斯河邊,距大馬色城北約一百一十哩,是小亞細亞到南方商業來往的要道之一。位於北亞蘭的亞珥拔即利法德山丘(Tell Rifa~ad),在艾列波西北約二十哩之處。馬索拉經文的23節意義不甚明確。RSV kayya{m da~agu^他們因驚恐而消化,他們像激盪的海,但此譯文和 NEB 一樣,都是根據手抄本作推測性的修正。強大的大馬色,曾一度是亞蘭輝煌的首都(賽七8),在此被形容為手腳發軟,意指它在亞述手下被併入哈馬省後勢力單薄,因此已失卻其政治影響力。有關這座被稱讚的城市的評語(25節),發自大馬色的居民。馬索拉經文的否定句(不被撇棄),顯然是抄寫之誤,lo{~(不)很可能原本是 Lamedh(希伯來文第十二個字母)強調語氣的形式(l#),應譯成「這城竟被完全撇棄至此!」26節在五十30再度重複,而27節則引自阿摩司書一4便哈達是數位亞蘭王的名字(參:王上十五18,二十1;王下六24,八7,十三3),很可能共有三位君王以此為名,但即使參考公元一九四○年於敘利亞北部發現的破損石碑,仍無法完全確定。79 該石碑現存於艾列波(Aleppo)。

 

79 HIOT, pp. 187f.

G 論基達和夏瑣(四十九2833

  這則簡短的神諭,乃針對一些巴勒斯坦以東、敘利亞沙漠的遊牧民族。他們同樣會被神懲罰,且在此被警告要因嚴重的災禍而奔逃。基達(參二10)是一阿拉伯的遊牧民族,他們在敘利亞和阿拉伯一帶的沙漠地區活動,但一般亦指貝都英人(Bedouin)。基達人平時牧羊(賽六十7),和腓尼基通商(結二十七21),並且是弓箭好手(賽二十一1617)。在一些亞述的碑文上,基達族常和阿拉伯人一起被提及。夏瑣並非北巴勒斯坦同名的要邑,而是為半遊牧民族所佔據的區域。夏瑣亦可指一些阿拉伯部族所聚居的小村落(h]@s]e{ri^m)(參:賽四十二11)。一些英譯本的諸國maml#k[o^t[),應譯作「村落的酋長」較佳(NEB王室的首領;但此稱號在此情況下過於崇高)。這裡所說的基達被攻打,是指公元前五九九年尼布甲尼撒出兵一事,巴比倫編年史對此有所記載。東方人從很早以前即居住在沙漠中(參:創二十九1;士六3;伯一3)。耶利米在29節以其愛用的詞句(參六\cs1625,二十3410),來描述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所造成的驚慌。在舊約時代,逍遙自在的過日其實就大勢不妙了,因為即使固若金湯的城池都可能被傾覆。基督徒的生命是重價買來的(林前六20,七23),所以應該用於服事神和人,而非花在自私的放縱上。當尼布甲尼撒最後征服了這些部族,並摧毀其住處時,33節的預言便告成就。

H 論以攔(四十九3439

  先知講說這則預言的年代在公元前五九七年,亦即西底家登基的那年(推算的方法請參四十六1,四十七1)。以攔位於巴比倫東面的庫次斯坦(Khuzistan)平原,是極為古老的文明中心。它曾與亞述諸王爭戰,最後大約於公元前六四○年被亞述巴尼帕所征服。亞述巴尼帕死後,以攔重新獨立,並在公元前五四○年協助推翻巴比倫帝國。這裡的神諭指的是以攔歷史上的一些事件,但目前對這些事件所知甚少。

  即使以攔那些自高的弓箭好手,都無法抵抗神的大能(參:賽二十二6;耶二十五25;結三十二24),且他們將因挑起神的忿怒而被分散到列國。公義的神即將要設立寶座,祂要坐在其上審判以攔人。雖然大難來臨,耶利米對列國的信息卻提到:以攔終必復興。但這復興可能是在彌賽亞的時代(見四十八47註釋{\LinkToBook:TopicID=265,Name=4047. 神對摩押的審判})。當聖靈充滿初期教會時,以攔人亦在耶路撒冷(徒二1及下)。──《丁道爾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