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利米書第二章

 

113. 提醒以色列回憶當初對神的愛

  這一章強有力的信息,乃是針對以色列的背道有感而發。從其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活力可以顯見,作者是以佈道家的熱切來傳講。雖然無法得知這篇講辭的確切年代,但它很可能發表於耶利米事奉的早期(參二161836提到埃及之處)。作者所使用的比喻與何西阿十分近似;而要國人悔改的呼求,則完全根據西乃之約的背景及義務。這篇講辭是清楚的例證,讓我們明白神如何藉先知對古時的以色列說話。神並未高高在上,像學者或文獻管理員般,有條不紊地陳述歷史事實。相反地,神以熱切內斂的訴求,呼籲這國家棄絕偶像,順服她先祖的神。本章用字遣辭的特性大概可由韻律的變化(二413)和說話的人稱看出來(參二231419,四13,尤其是馬索拉經文)。本章無疑被收錄在巴錄最初編纂的書卷中(參三十六32),目的在於顯示,即使在約西亞改革後較為太平的日子,耶利米亦早已預告耶路撒冷的毀滅。

  1. 耶利米並未交代神的話如何臨到他,但他卻讓我們明白,先知的信息來自他和神親密的屬靈交通。神的話語因此成為先知的神諭,而先知的個性亦未使這出於神的信息稍有所減。神救贖計畫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藉人傳遞祂的信息,不論是透過道成肉身的基督(約一14),或是藉著宣揚真理的信徒。

  2. 相對於目前的背道而行,以色列過去作神的新婦時(譯註:和合本此處作「婚姻的愛情」,故無「新婦」一詞),曾對祂深信不疑。此比喻和何西阿所用的雷同,且包括了別具特色的字 h]esed[。此字很難以單單一個字詞表達出來(參 AVRV愛情RSV恩愛NEB不滅的愛)。此字通常形容神對人的恩惠與慈愛,或是人與人在社會中類似的行為。在此以婚姻描述西乃之約的關係,新婦因為信任丈夫而跟隨他到異地(參:何二220)。

  3. 古時初熟之果的律法規定(參:利二十三1017;申二十六111),將最先熟的收成獻給神。這感謝的奉獻乃在承認地的出產均由神而來,也象徵全面收成時的豐盛。在萬邦中,以色列是神初熟的果子,但她卻不履行與神所立的約,以致未能在當代社會見證神,使神不能享受更全面的收成。由於以色列是蒙神揀選的民族,就像初熟的果子一樣(出二十三19;民十八1213,等等),故而受到神的保守,任何傷害她的均會遭到懲處。「初熟的果子」一詞在雅各書一18用以指教會。教會是神的新以色列(腓三3),承繼了原先給予舊以色列的尊榮。

  45. 以色列舉國的不知感恩和愚昧,在此顯而易見。雖然以色列因身為神的新婦而變得尊貴,但她卻隨即忘卻她的初戀情人(參二32,三21)。耶和華的問題「你們的列祖見我有什麼不義」(RSV),其實在強調否定的答案。隨從虛無的神RSV)一詞中的名詞 haheb[el 和其相關的動詞,可能是針對迦南主要的偶像「巴力」的文字遊戲。在申命記和近東一般的國際條約中,「隨從」一詞意指「成為屬國」。

  6. 神在此要求以色列說出自曠野時期開始,祂到底如何違背承諾。神不僅從未不信守自己的話語,祂還引導以色列人平安經過曠野無人居住之境,保守帶領他們到應許之地。耶利米因此強調神的應許是可靠、恆久不變的(參:林後一20),且暗指以色列全國之所以不知感恩,全因他們過於健忘。

  7. 巴勒斯坦的天然美景,旋即被以色列人耽溺於異教崇拜而玷污。肥美之地RSV)直譯就是「迦密之地」,提醒聆聽信息者該地區的繁榮富庶(參:摩一2,九3;彌七14;鴻一4)。

  8. 耶利米指出,國中拜偶像和背棄神的歪風,應歸咎於四類領袖。如果祭司沒有怠忽職守,國家便不會面臨眼前的屬靈危機。祭司的職責是要藉著獻祭的儀式,使人與神和好。然而由於迦南異教對希伯來人先祖一貫傳下來的信仰,產生敗壞的影響,祭司們因此鬆懈散漫、冷淡、不負責任。傳講律法的其實就是祭司和利未人,他們應當將神的審判教導眾人,但在此卻因對神沒有直接的認識而遭斥責。耶利米於三十一34應許,在新約之下,人對神的認識將來自親身經歷。這種對拯救、保守我們的神的清楚認識,正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參:提後一12;弗三19,等等)。當時的官長(馬索拉:牧人)與祭司一樣悖逆和褻瀆神,他們無疑是看到祭司的行徑便起而傚尤。至於那時的先知們,則藉著巴力而非藉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預言。雖然間中曾推動宗教革新,但全國的敬拜已深受迦南邪惡的儀節所影響。40 耶利米終其一生事奉,都在與這些假先知正面交鋒。假先知與偶像掛鉤的結局是無利可圖,因為事實證明他們的預言和神的旨意根本背道而馳。馬索拉經文中的lo^~ yo^`ilu^無益的東西),可能是譏諷巴力名字的文字遊戲。

  9. 這種令人不悅的情形,促使神對祂的子民提出正式的控訴。此處的法律用語 ryb[RSV 爭辯)意指原告在法庭提出案子(參:伯三十三13)。判決無疑將對以色列不利,因為她一再違約。古時近東屬國條約若有這種情況,違約者將受嚴厲懲處,故而猶大百姓對眼前情勢的意義,必然心知肚明。耶利米之後的以色列子孫當明白,未來的情形如何乃取決於現在。所以,如果他們堅持行走先祖離棄神之路,他們亦必受懲罰。

  1011. 耶利米要眾人記得,過去沒有任何國家換了先祖的神祇,更遑論代之以較無用的敬拜對象。無論西方或東方,都未曾有這樣的事。西方海島的名字基提(AVChittim),從腓尼基在塞普路斯的殖民地基提安(Kition)而來。而東方民族在此則以基達為代表,基達是居住在巴勒斯坦東面沙漠的阿拉伯部落(參四十九2829)。異教信徒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尚且忠於他們國家的神祇,但以色列卻不然。以色列棄絕了永活的真神和原屬於她的榮耀,寧取百無一用的崇拜對象。B#lo^~ yo^`i^lRSV換了那無益的)是另一個對巴力之名的文字遊戲。

  1213. 以色列竟然有如此褻瀆神的行徑,連被召喚作為證人的「諸天」,都因此而驚嚇恐慌,因為諸天絕對遵從造物主的律法。有關召喚諸天作神的證人,參申命記三十二1和以賽亞書一2。異教徒只因拜偶像而有罪,但與神立約的以色列卻有兩大罪狀──離棄永活的真神以及選擇事奉偶像。此處將神描述為活水的泉源,就是可以流入貯水池的水泉或小河。基督將這同樣的「活水」賜給所有願接受的人,這水要在其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參:約四1014;啟二十一6)。然而,以色列人卻不願接受神白白的救恩,寧可藉人的努力而得到拯救。他們於是為自己造了無益的偶像(參一16),但這些偶像終究無法滿足他們心靈深處的需要,正如破裂的池子只能讓水滲漏出去,卻不能維持生命。

 

40 有關巴力崇拜見 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 pp. 76ff.; idem, From the Stone Age to Christianity (1957), pp. 231ff.; HIOT, pp. 363ff., et al.

1430. 以色列的不忠

  14. 眼看著北國突然面臨的下場,耶利米指出生而自由的以色列人快要變為奴僕。他感到不解,如果以色列真的屬神,為何任亞述這隻貪婪的獅子擺佈如此之久?家中生的奴僕,意指在主人家中誕生的僕人,是主人自己的產業,因此有別於購買而得的僕人。41

  1516. 耶利米想到亞述帶給國家安全的威脅(參:賽五29)。此威脅終於導致北國在公元前七二二年滅亡。北國的地荒涼此一事實,便足以警告背道的南國猶大將有何下場。巧合的是,撒瑪利亞陷落後,當地的獅子數目大幅增加,以致對生命構成危險(王下十七25)。耶利米在此雙重的引喻中顯示,神同樣可以藉其他國家或大自然,來懲罰悖逆頑梗的民族。猶大亦不能奢望從埃及得到穩定的幫助,因為一旦危機發生,心懷二志的埃及必然不會為猶大效力,反而會下手掠奪猶大而不以為恥(參王下二十三35)。挪弗AV)在 RSV 譯作孟斐斯Memphis)。該城與開羅極為接近,是古時下埃及的首都。答比匿AV:答哈比匿,Tahapanes)是位於埃及東北方的希臘屬地達夫尼(Daphne,即德夫內山丘Tell Defneh)(參四十三7,四十四1,四十六14)。根據馬索拉經文,埃及人會在猶大人身上「放牧」或「吃草」(yir`u^k)。同一字不同的重音則可讀成 y#ro{`u^k(他們打破),意指頭蓋骨;或可唸作 y#`a{ru^k(他們暴露),即指因刮掉頭髮而露出頭頂。第一和第三種解釋含有因禿頭而羞恥(王下二23;耶四十八45)或哀悼(賽十五2,二十二12)的意思。無論和埃及聯盟的前景有多麼吸引人,猶大若捲入其中必受害無窮。

  17. 這節經文直率地指出一切災難的原因。猶大的遭禍不能怪神,因為災禍乃由其存心悖逆所致。他們雖有永活的神引導行走人生之路,卻寧可離棄神而尋求無益的偶像。耶利米在此給我們上了寶貴的屬靈功課──我們在生命中所受的大多數苦楚,肇因是無知、愚昧,或兩者兼有。新約也同樣強調這點,勉勵信徒要追求公義(提前六11;提後二22)。

  18. 耶利米重申以賽亞的主題(賽三十15),指出猶大若仰賴埃及的援助,將會徒勞無功。猶大必須完全倚靠神,但先知很清楚當時舉國上下都對這種勸告不屑一顧。神曾經引領祂的子民離開埃及,若要重返該地,無論如何都是一步錯棋。離棄真道是耶利米書一再重複的主題(參二19,三6811121422,五6,三十一22,等等),何西阿書亦然(何四16,十一7,十四4)。基督徒被勸勉靈命要長大成熟(太五48;林後十三9;弗四13;來六1,等等)、要除去往昔罪行,因此背道對他們是一大危險(參:來六46)。西曷AV)意即「黑」,是在諷刺尼羅河,亦即埃及眾神中最受尊崇者之一。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在此分別代表埃及和亞述帝國,「喝它們的水」乃在暗喻猶大人寧可屈從異教的行徑(參:賽八67)。在此提及亞述為強國,說明了此預言的年代早於公元前六一二年。耶利米顯然心裡想到記載在列王紀下十五19,十六7,十七3等的事件,以及何西阿的譴責(何五13,七11,八9,等等)。耶利米引述前人話語之次數,超過其他所有的先知。

  19. 無論埃及或亞述對即將來臨的災禍,都不具真正的決定權。雖然他們在許多方面是神使用的媒介,但災禍乃來自於神,為要懲罰猶大的罪孽。先知在此表明,屬靈的態度導致某些必然的結果,而後來發生的事件亦證實這點(參何八7)。猶大表現在「與外國結盟」的惡,不但無法帶來預期的長治久安,反而等於是引狼入室,因為埃及和亞述兩者一貫的行徑便是蹂躪他國的人民。耶利米指出,背道無可避免地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之後發生的事亦再次強調此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但猶大在很久以前便已棄絕了這拯救的恩典。猶大寧可倚賴詭詐的人,而不願信靠永不改變的神,實在是愚昧之至。

  20. 作者在此毫不容情地清楚陳述猶大的傲慢及頑梗。古時該國便離棄了西乃之約所設的道德與屬靈標準,反而耽溺於在各地邱壇進行的淫亂交合儀式,這些邱壇均位於高岡上,以更接近宇宙的神祇巴力及天上眾神。猶大人為迦南宗教所誘,拒絕履行西乃之約的義務,寧可順從肉體而不顧屬靈的生命。人最終必須在這兩者間擇一而取,而耶利米在此和新約一樣,將兩個相反的選擇說得十分明白(參:太七14;雅四4,等等)。

  21. 神所揀選的優秀民族竟墮落至此!和以賽亞書五17一樣,耶利米在此表明,這蒙神應許的國家雖經多方遏止,卻已嚴重敗壞。上等的葡萄樹已變為外邦的野葡萄樹,因此天上的農夫除了將其連根拔起之外,別無選擇。所謂高尚的AV)或上等的RSV)葡萄樹,其實就是指「梭烈葡萄」,是一種種植於沙拉河(Wadi al-Sarar)邊的高級紅葡萄,該河位於耶路撒冷和地中海之間。

  22. 行為會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跡,這是無法在一夕之間清除的。猶大的罪行已至根深蒂固、無法自拔的地步,用再多的清潔劑洗濯也不能去除。基督在各各他所成就的事,最寶貴之處在於它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

  2325. 猶大百姓可能為了替自己申辯,曾指著所羅門時所建的雄偉聖殿和於其中進行的儀節,來證明他們的敬虔。然而,他們卻小心地避而不提自己在欣嫩子谷耽溺於巴力或摩洛崇拜的男女苟合(見七32)。耶利米藉雌駱駝(此字只有在此是這個意思,AV快行的獨峰駝起性,在曠野裡狂奔亂走,追尋雄性以求滿足的類比,來說明猶大男女在異教邱壇的淫亂行為。神的選民不應像牲畜一樣埋首於肉體的慾望,而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參:羅一2426)。野驢的意象代表未馴服的本性(參:創十六12;伯十一12)。野驢吸風的目的則在於探測雄性的氣味。42 同樣地,猶大亦主動尋找拜偶像和淫亂的理由,並非只是被動地等待。但是,百姓被鄭重警告不要追隨假神以致到腳上無鞋的地步,因為這種拜偶像的行徑最終的懲處是無鞋、乾渴的被擄之旅。雖然耶利米對國人諄諄告誡,但他十分明白猶大全國對迦南異教崇拜的熱中,已如火如荼、無可救藥。

  2627. 前面被指控應為猶大的屬靈危機負責的四種領袖,在此處再次受責。賊行竊被捉拿時怎樣的羞愧,以色列人大禍臨頭時將了解到:他們信靠木頭和石頭是多麼枉然!屆時他們也會照樣感到羞愧。耶利米無法理解選民怎能如此無愧地拜偶像,於是他以「羞愧」一詞來形容他對巴力敬拜的看法(參:耶三24;何九10,等等)。猶大當時的處境顯示她亟需真正的信仰改變的經歷。耶利米反映出許多世代的共同情況,即背道者在災禍臨頭時,便要求神施予立即、有效的幫助。於是,他們便在不經意間見證神的存在和祂幫助的大能,雖然他們根本不配得到幫助。但即便如此,慈愛的神仍然供應這種人的需要(參:路六35)。

  2829. 先知在此時刻語帶諷刺。他說:「你為自己所作的神,數目與你城的數目相等,當然可以叫他們救你這敬拜者脫離困境。」耶利米在此明白指出,當時猶太社會中有許多的神和許多的主(參:林前八5)。雖然百姓抱怨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們其實是罪有應得,因為他們對神的悖逆便是罪的本質。猶大既已被判決與以色列同罪,那麼她亦必須分擔以色列所受的處罰。神對西乃之約的忠實和永不改變,在耶利米書中不斷與選民背信、頑梗的行徑相互對比。

  30. 天父曾管教這些祂所愛的孩子(參:來十二6),但並未奏效。神的見證人被殘忍地殺害,很可能是指瑪拿西時發生的事(王下二十一16;參:尼九26)。基督後來亦將耶路撒冷視為人抗拒神真道的代表(參:太二十三37;路十三34;徒七52),而祂自己也遭遇到與其他先知同樣的命運,不同之處乃在經歷的方式有別而已。

 

41 關於奴隸制度,見 NBD, pp. 1195ff,中譯《聖經新辭典》(下),610頁以下。

42 有關駱駝發情時的行為表現,見 K. E. Bailey and W. T. Holladay, Vetus Testamentum, XVIII, 1968, pp. 256260.

3137. 指出猶大將受懲罰

  31. 先知呼籲國人趁還來得及時,聽從神的警告。這裡的勸誡與施洗約翰(太三7;路三7)和耶穌(太十二34,二十三33)所用的形容「毒蛇的種類」如出一轍。神曾帶領祂的子民經過曠野,顯示祂並不像大漠一般荒涼不可親近,卻是以色列勝利、希望和信心的泉源。以色列人因悖逆神和背道而行,將豐富的應許變成了完全的悲慘不幸。他們冀望免除西乃之約所賦予他們的責任,結果卻為恣意追求偶像所奴役,他們尚未學到的功課是,只有在神裡面才能得到真自由(參:羅八2;加五1,等等)。

  32. 不可能的事已經發生。耶利米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新婦\cs8竟然會忘記她的美衣。但神的新婦,也就是藉西乃之約而在世界上擁有獨特地位的以色列,正是這樣已忘卻神許久。新婦的美衣是指一種腰部的飾帶或束腰,用以宣告她已婚的身分(參:賽三20)。新約亦提及新以色列──亦即教會──是基督的新婦(參:林後十一2;弗五25273132;啟十九7)。在此耶穌是新郎,祂以贖罪的愛來尋找祂的新婦,並且和她進入約的關係。

  3334. 巴力敬拜的荒淫行徑,足以誘惑人們更加恣意妄為。他們小心翼翼地籌畫,以求能更有效達到邪惡的目標,結果他們對不法之事甚為精通熟練。他們深諳此道,甚至還可以教導經驗老到的職業妓女那邪惡行業的技巧。正如基督承擔了人類的罪一樣,邪惡的行為或多或少總會牽扯到無辜者(參:彼前二2024)。聖經的七十士譯本和古敘利亞文譯本,在34節都作「你的手掌上」,亦即手。馬索拉經文則將子音略為變化,成了「你的裙子上」。雖然如此,「弄髒了的裙子」的意思,卻和前一節經文的含義相互吻合。他們藉不法的途徑流人的血,因為受害者並非在挖窟窿時被逮個正著,否則,殺人者便不算有罪(參:出二十二23)。因此以色列人根本毫無藉口,而神的怒氣也是理所當然的。

  35. 猶大人自認無辜而抗辯,可見他們無視於和瑪拿西時代同樣的惡行。約西亞的宗教改革如曇花一現般短暫,而猶大人其實心裡還是拜偶像。這節經文的譴責正反映出這些猶大人的執拗頑梗和任性胡為。他們因此受審問,並非因為只在表面上遵行宗教改革而被審。所以,基督徒必須謹記我們的神是怎樣的神,時時注意自己的心思意念(參:詩九十四11;林前三20;來四1213,等等)。

  3637. 神的子民十分反覆無常,他們違背了跟神所立的盟約,還錯以為可以隨己意更換道路而完全無罪。他們在向外邦獻媚時,並不了解只有永活的真神才是永遠不變的;相反地,像亞述和埃及這些國家則充滿詭詐,不能加以信賴。只要猶大人有些許記憶,就當知道這兩個外邦帶給他們的只有羞辱和失望,從未是繁華和祝福。因此,耶利米在此放膽直言,猶大若尋求埃及的協助,必兩手抱頭從埃及出來。兩手抱頭的原因是要照顧自己的傷處並遮掩羞愧。這一切均將發生,因為神依自己的心意扭轉世界大事,為要懲罰祂悖逆的子民。──《丁道爾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