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以赛亚书第三十章 

三十1~33
对顽劣不顺服的人发出的祸哉神谕
三十1 结盟 请参二十八章15节注释,对「与死亡结盟」发出的警告,指的是与埃及来往。
三十2 埃及的角色 在希西家执政时期,以努比亚为主的埃及第二十五王朝与法老沙巴卡不断地想要煽动叙利亚—巴勒斯坦民族反抗亚述。西拿基立记载他的主前七○一年战役,曾远至离埃及边境一百哩的伊利提基(Eltekeh)。约西亚时代,法老森美忒库一世则趁亚述在亚述巴尼帕执政末期、国力衰弱之际与其分庭抗礼(主前627年殁)。他也曾梦想扩张埃及势力,但是因巴比伦崛起而受挫。
三十4 琐安、哈内斯 以赛亚强调希西家与埃及的外交关系完全徒劳无益。他说虽然有大使派遣到埃及的首都琐安(上三角洲的塔尼斯,离地中海南岸仅29哩),以及哈内斯(赫拉克里奥坡立斯,在尼罗河岸的开罗以南45哩),他们的任务将一无所获。在第二十五王朝沙巴卡与第二十六王朝森美忒库一世(主前663~609年)统治下,哈内斯一直是重要的区域首府。所以希西家必须同时派代表到这两座城市会见埃及领袖,以便签订协议,或是共同商讨如何抵抗亚述。
三十6 南方牲畜 穿越干燥贫瘠的南地本来就困难重重,在此又有野兽袭击那些没有警觉心的人,更加深了当地的危险。考古学家在该区发现从铜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都有肉食动物,像狮子或豹的遗骸。当地也有各种毒蛇,像是奎蛇、眼镜蛇。亚述王艾萨克哈顿的年表提到「飞蛇」损害了他的作战计划(见:民二十一8;赛十四29)。
三十6 南地的商旅队 这里描述的商旅队很有可能是希西家的使节团。他们的路线避开通常会走的沿海大道,因为西拿基立时代,亚述封锁了这条路。他们取道南方至亚喀巴,然后横跨西乃到埃及。他们携带的东西可能有一些是要诱使埃及加入的礼品:乳香、化妆品或涂身体用的树脂、铜或铁的铸模、阴丹士林染料、象牙,以及天青石。
三十7 拉哈伯 这个名称虽然不见于圣经以外的文献,但是可以与洪荒猛兽利维坦比较,后者亦取扭动的蛇身形像(伯二十六12~13;见:赛二十七1注释)。拉哈伯也作为埃及的同义词。例如:诗篇八十七4,列出世界强国都要臣服于雅巍的能力。拉哈伯是埃及的喻称,与巴比伦成为一对,表达其重要地位。拉哈伯的双重特性可见于五十一章9~11节,该段经文提到雅巍毁灭怪兽(见:诗八十九10),以及神如何「使海干涸」,明显指的是出埃及与击败埃及的故事。在三十章7节,先知嘲讽埃及/拉哈伯没有能力帮助以色列阻挡亚述。
三十8 版上,书上 同时提到泥版与卷轴可能只是平行笔法,然而把预言同时写在泥版(或有可能是陶片)上与卷轴上,可能是大祸临头的征兆。例如,在第一世纪的伪经作品《亚当与夏娃的生活》(The Life of Adam and Eve),夏娃教儿子塞特同时在石头与泥土上写下「堕落之证言」,确保这些记载能经得起水火之灾。下令书写也见于八章1节,杰里迈亚书三十2,与哈巴谷书二2。写下的文字与说出口的话语一样,也可以发出预言,并确保后世的人能够看到。
三十10 摆布先知 雅巍常常指责以色列人轻忽先知,或是叫他们只说些中听的好话与异象(见:耶七25~26;摩二12)。古代世界普遍认为先知不仅宣告神明的讯息,并且在过程中替天行道。难怪有时候他们想要控制发言负面的先知。亚述王艾萨克哈顿对藩属国的训令里,要求他们若有人发出不当,或是负面言论,特别是先知、起乩、解梦的人,都要向他呈报。所以我们或许能体会,老百姓为什么想要抑制那些可能会说出灾难临头的先知。
三十13~14 意象的根据 基于泥砖建筑在古代近东极为普遍,所以这里描述的情况一定常常发生。埃及墓穴绘画中可以见到整个过程,从把泥土、水、草和在一起,放在模子里做成砖块(见:出五7~8)。砖头经过风吹雨打,就慢慢剥落,不再坚固。如果砖头只是晒干,没有放在窑里烧过,遇到墙太高而过重,就会倒塌。刚开始会有缝隙或突起来,渐渐的整面墙就会轰然倒下(见九10)。为了防止不良工事,或是增加砖墙的寿命,汉摩拉比法典祭出严峻的刑罚,惩治那些不法包商。
三十22 玷污偶像 没有任何东西比经血更污秽(利十五19~23),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没有任何物件比偶像更污秽(申四15~19)。此处是将文化中最珍贵的东西当作最令人憎嫌的垃圾。
三十24 用木杴和杈子扬起的饲料 因为百姓重新归顺盟约,连动物也享受到神的丰盛。动物的饲料一般是打谷剩下的谷皮。有一个常用的「饲料」,这个字的意思是「碎草」,是跟大麦混在一起的料。但是这里却是特别以木匙与叉子准备的鸡豆喂动物。这两种用具都可以用来把谷粒与谷皮分开,并且堆起来。
三十28 毁灭的筛箩 以色列人使用两种不同的筛子,以达到不同的效果。kebara(摩九9)有很大的洞孔,工人前后摇动的时候,可以接住石头与其他大的东西。本节经文的筛子是 napa,有小的洞孔,上下筛动,可以分出像谷类大小的东西。这是用在神的审判上一个非常好的隐喻。
三十30 神显现的特征 请参二十八章2节注释。
三十33 陀斐 该字在希伯来圣经中仅在本节作为名词,意思是「火葬场」或是「火葬柴堆」。
  神的怒气要烧毁亚述王,就像在欣嫩子谷献祭地点,烧给摩洛王的祭物一样(王下二十三10)。事实上,尼尼微于主前六一二年被毁之际,亚述王辛沙伊士坤(Sin-shar-Ishkun)真的葬身于宫殿的火窟。
三十33 硫磺火 磨细的硫磺粉可以增加火焰的强度与亮度,可能是基于此用来象征神的怒气,一如对所多玛。在这个亚述的火葬柴堆的意象,更可以看出神惩罚敌国的威力。硫磺与盐掺在一起,可以侵蚀肥沃的土壤,也是神大大不喜悦的征兆。

──《圣经背景注释》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