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一百四十篇

 

第一四○篇 毒氣

  本詩只有一個主題,即惡人的陰謀。許多詩篇──尤其是大衛的詩──常以此為重點。新約以詩篇作人性墮落的主要證據(羅三10\cs1618大半取自詩篇),主要是因為它暴露了我們裡面這種惡意;有時並非因人的激怒(六十九4),甚至有時對那些以愛心善待我們的人(特別參三十五1216,五十五1214),這種毒汁也會分泌出來。

  第15節的禱告,主要是因思想到那些設下詭計的人,和他們的作法;第61l節則以尋求神的干預為重點;最後,第1213節以肯定句將祈禱帶上高峰。

{\Section:TopicID=799}標題

  大衛交與伶長,見導論,45{\LinkToBook:TopicID=119,Name= B 作者註}53{\LinkToBook:TopicID=123,Name= 3 儀式註解}頁。

{\Section:TopicID=800}陰謀者(一四○15

  本段清楚刻劃出,罪惡不一定是由環境的壓力所引發,有可能這些人就是喜愛暴力、殘酷、陷害本身。對這樣的人,大衛看得一清二楚,也不為他們找藉口,正如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八3447等處,也不為反對祂的人找理由。他們已經選擇與神相背的路,即那位「從起初是殺人的」、「說謊之人的父」所走的路。本詩的讀者不妨默想,這類傷人、譭謗、欺騙的模式,也可能以較溫和的形態出現,而且十分普遍。

{\Section:TopicID=801}反攻(一四○611

  大衛的懇求,第一個依據是個人的關係(68節)。神和他之間已經有約定,他在第6a節強調這一點(7a節的所有格,我的主,我救恩的力量,為其延伸);不僅如此,神也曾幫助過他,脫離更大的危險。他在爭戰之日\cs8得過的幫助,足以應付眼前的計謀。參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一10的話:「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又如約翰.牛頓(John Newton,譯註:17251807,英佈道家,聖詩作者,本為販奴船長)以睿智所寫的簡潔詩句:

  「祂往日的愛

    禁止我思想

   以為祂終將遺棄,

    任我溺斃困難中。」606

  他第二個依據是神的刑罰(911節)。這些人必定會受報應,自食其果。火炭可能是比方,前者指他們愛用的犀利言詞(但反彈回他們身上,威力更大,因為他們無話可答;參,一二○34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738,Name= 致命的箭(一二○14});後者指他們為別人設下的網羅和陷阱(參,如:一四一10)。第llb節再度指出,如此審判是恰當的,他們所遇到的惡事便是天譴。參一○九17以下。

{\Section:TopicID=802}確據(一四○1213

  譯為伸冤的字(12節)是法律用語,第二行的公義(和合:辨屈)更予以強化。在這方面,國王對他的子民有責任,由此可見,神既是大君王,他必定更會正視這事。祂的統治絕不可能馬虎隨便。

  不過比這確據更好的事,是大衛終於能讓這件事告個段落,不再去終日思想。最後一行為全然積極的態度。他的心得到自由,找到了真正的家。他最後的這番話,也符合整本聖經所指向的高峰:「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啟二十二34)。

 

606 J. Newton, 'Begone, unbelief'. ──《丁道爾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