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一百廿四篇

 

第一二四篇 「地上軍旅失敗時」

  本篇既為大衛之詩,就讓我們看見一少有的亮光,即他王國早期的危機,特別是來自非利士人的威脅,因他們以為打敗了掃羅的國,以色列中就再無第二人了。撒母耳記下五17以下顯示,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大衛對他能靠己力幸存的把握非常少。那次不僅是攻城掠地的侵犯,而是想一舉將大衛殲滅,消滅以色列的希望。

  12. 我們彷彿聽見領唱者朗讀開頭的那行,然後帶領會眾在第2節再度大聲說出(參 JB),「──讓以色列人重複說──」;同樣見一二九1

  3. 本詩除了最後一節以外,其餘部分為三或四則生動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那原本即將臨到的毀滅何等恐怖。第一個比喻是可怕的怪獸,只要一口就可以把所補的獵物吞盡(活活的,在 AVPBV 譯為「快」)。

  45. 用洶湧的狂濤作比喻,似乎格外合宜,因為事實上似乎就是那次,神擊潰非利士人,「如同水沖去一般」(撒下五20;參以上開頭的註釋)。另一次以這幅圖畫來形容軍事的大勝利,見以賽亞書八78

  6. 這與第3節的比喻大不相同。這類利爪讓我們感受到節節敗退的痛苦,好像在撕裂獵物,一口口吞食。

  7. 最後一個比喻最為生動,顯示當時的困境似乎已成定局,敵軍完全主控,佔盡優勢(參撒下五\cs1618)。如此一來,基督徒更覺可用此篇來讚美,因他正如被擄的得釋放,原本他愈掙扎,網羅卻纏得愈緊。不過對當時的人而言,這是全體百姓的讚美,稱頌神讓祂的子民逃脫死亡(祂的子民不單指以色列,也包括教會在內),脫離最猛烈的攻擊,和最無情的捆綁。

  8. 大衛仰望造物主,而不倚靠受造物的榜樣,似乎成為以後一位朝聖者的靈感(一二一2);但提到,則似乎回應了大衛自己所寫的二十7,那裡聲明,這看不見的幫助,比當日最先進的武器更真實、更有能力。這正是本篇要人學的功課。──《丁道爾聖經註釋》